《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反思1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物理课的学习中不仅需要学到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而且需要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围绕这一原则,我们要积极的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笔者所教学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正是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做的。
一、变验证型实验为探究型实验
教材中本节课只是从理论上推导和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用,而忽视学生探究、体验的过程,难免“穿新鞋走老路”,也不符合一个科学结论得出的一般规律。所以我觉得把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更符合一般的规律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恰当的设置了探究点
科学探究要求打破课堂时间的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但怎样把课堂教学和科学探究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大课题。我们的课堂受时间、空 ……此处隐藏7588个字……,其他两类学生在判断时往往会出现较大的问题,那么有没有简便一些的方法呢?这里简要说说不守恒的判断:即在选定了系统后(很多学生往往不选择系统就匆忙判断,唉,都没有分析对象就能下结论,有时也真无语),若系统在状态变化过程中攒在阻力(滑动摩擦力、风力、空气阻力)或突然变化的弹力,则系统的机械能一般不守恒,反之则可以进一步进行守恒判断。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反思7首先对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等概念进行简单的复习,承上启下,为本节课做了必要的知识准备。紧接着演示钟摆的摆动,一方面提供了动能、势能相互转化的情景,另一方面提出了机械能总和如何变化这个紧扣本课主题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先是从直线运动出发,应用动能定理进行详细、深入的推导,接着扩展到曲线运动,从实验上进行了验证,从而较为严密又完整地得出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的认识,则从物体只受1个重力到除了重力以外还受多个力的情况,展开一层又一层的分析,还从实验上作了反证。如:为了说明有了空气阻力后机械能不再守恒,就用泡沫塑料球做成一个摆进行演示,效果明显。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机械能守恒及其条件”这一重点,应用新授—应用—小结的程序。
从后面让学生对几道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基本性题目中可以看出,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
这节课还有不足之处:如写势能表达式时,未先提示零势能面在何处;“守恒”这一关键的名词作为高中物理中第一次出现,解释得不够透彻;在一道例题的讲解中,对系统还是单个物体未作说明。这实际上也反映出,对一些很平常但又是很关键的问题学生经常要疏忽。师生间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通病”。这再一次提醒我,教学要研究“教”,但也要研究“学”,甚至于应该更偏重于研究“学”。